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,文化的繁榮可以化育一個城市的風骨。近年來,蘭州市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把文化惠民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層和農村,加大投入,公共文化服務形式日益豐富,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……以“高分成績”完成利民、惠民答卷,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數,也讓金城氣質散發出“如蘭之香”。
“與企業共融”打造文化惠民新模式
西固區政府和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共同建立的“思政實踐教研點”,從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資源共享、教學成果申報、思政骨干教師培訓等方面,聯合推動了全區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,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。
為充分發揮轄區駐區大型國有企業、高校資源優勢,更好地匯集社會力量,實現服務群眾與服務職工共融,精神文明與企業文化共建,西固區通過整合服務、文化活動優勢,和當地企業共同舉辦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專題理論宣講、“永遠的鐵人”話劇巡演、“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”理論宣講比賽、“我為群眾拍張照”志愿服務、西固區迎春燈會、迎新春音樂會、電影《解密》和歌舞劇《絲路花雨》觀演觀影、“西固之夏”百姓大舞臺廣場文藝調演、“青春‘團’聚·一見‘青’心”專場聯誼交友活動、“5·20新婚集體頒證活動”等活動,進一步推動駐地與各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文化藝術合作交流與共享,越來越多的文化惠民服務“飛”入尋常百姓家,為群眾幸福美好新生活“加碼”。
“123456”讓理論宣講在一線飄揚
“夏至進入伏天里,耕地賽過水澆園……”盛夏時節,各地農民搶抓農時辛勤勞作,積極開展各項農事活動,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,一場農時理論宣講正在紅古區近郊的田間地頭開展,該區“123456”蜜蜂服務讓理論宣講精神真正在一線飄揚。
紅古區探索出“一個主旨、兩個抓手、三個架構、四個宗旨、五項內容、六大平臺”的“123456”蜜蜂服務體系,通過該體系積極宣傳實踐科學理論、宣傳宣講黨的政策、培育踐行主流價值、豐富活躍文化生活、持續深入移風易俗,并結合農時季節、重要節慶等時間節點,開展理論宣講、政策解讀、文藝演出、便民服務、科學普及等組合式活動,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。 “我們通過‘123456’蜜蜂服務體系陣地資源,將學習實踐科學理論、宣傳宣講黨的政策、培育踐行主流價值、豐富活躍文化生活、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作為文化惠民的主要目標,推動全區文化惠民工作不斷向縱深開展。”紅古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據了解,該區還充分利用區委黨校、黨員活動室等陣地,全方位、多角度宣傳、解讀黨的政策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,切實將鄉村振興、民生保障等與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講清楚講明白,不斷激發廣大群眾創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決心。同時,發揮全區63個黨組織陣地和42個中小學、家長學校、鄉村學校少年宮等機構作用,利用文化館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鎮街文化站、鄉村大舞臺等載體,深化拓展“我們的節日”主題活動,組織開展“中國夢·歌曲大家唱”等群眾文體活動,廣泛開展群眾樂于參與、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,讓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增強精神力量。
“鄉村大舞臺”展基層文藝風采
“只要你敢報名,我就敢給你舞臺。”永登縣文旅局積極探索“陣地+人才”模式,充分發動文化志愿者作用,到各鄉鎮、行政村開展活動策劃、文藝作品創作、文藝演出等文化志愿服務工作,有效地提高了基層文藝團體水平,培養了大量的鄉村文藝骨干。目前全縣90%的“鄉村舞臺”都有15人以上的演出隊伍,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撐。
“為使全縣文藝愛好者有一個集中展示和相互交流的平臺,我們依托‘文化下鄉百村行’演出,廣泛開展秦腔、廣場舞等各類文藝活動比賽,吸引基層演出隊伍踴躍參加、相互交流,滿足了群眾對文化活動由觀賞向參與的轉變。”永登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。永登縣組織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,發動各群眾演藝團體,把文化舞臺建在群眾的家門口,充分實踐文化惠民行動,活動自開展以來,已演出1000多場次,展演節目1.5萬余個,演出人員達2萬人次,觀眾超200多萬人次,演出已覆蓋全縣各行政村、旅游景區。同時,針對農村人口少、公共文化服務不均衡的問題,該縣創新舉措,采取基層“點單式”預約服務,讓文藝展演走進基層,并且深入挖掘農村文化題材,培養了許多農村文藝骨干和文藝愛好者,打造了許多有筋骨、有溫度的舞臺精品力作,打通公共文化服務農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座座文化場館次第建成,一個個文體廣場星羅棋布,一場場文化活動精彩紛呈……蘭州市城關區、七里河區、安寧區等區縣著力構建以黃河IP為核心的城市文化標識體系,打造“黃河之濱也很美”文化形象品牌,堅持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興業、以文塑城“四篇文章”為行動指南,為推進強省會行動、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。(郭云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