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榆中和平薇樂大道熙攘的街角,攤販們有序收攏貨架退入指定區域;沿街商鋪門前的廣告牌整齊劃一,曾經雜亂的廢棄箱籠悄然消失……這些悄然改變的城市肌理,記錄著和平鎮以“繡花功夫”推進精細化管理的堅實足跡。作為城市治理的“毛細血管”守護者,和平鎮堅持“教育在前、執法在后”的柔性理念,將2025年上半年整治行動中98%的問題化解在勸導整改階段,用2800元行政處罰的“輕量執法”撬動起全鎮文明升級的“重器效應”。
聚焦占道經營這一城市頑疾,和平鎮創新構建“時空雙維度”治理體系。在空間維度,圍繞校園周邊、市場、主干道等重點區域,通過柳溝店、袁家營停車場資源整合新增120個車位,清理違規占道攤位20余處,亂堆亂放12處;時間維度上建立“早市+夜市”錯峰巡查機制,380余次專項整治中實施“首違不罰”溫情規勸15起,對屢教不改的18起“釘子戶”依法查扣經營工具。規劃薇樂大道等路段停車泊位,安裝違停抓拍攝像頭,機動車違停率下降62%。
整治前
整治后
在市容環境提質工程中,和平鎮以“顯微鏡”標準展開立體化治理,高空排查拆除6處210平方米隱患廣告牌,清除違規小廣告28處、換新門頭招牌4處、督促整改1處,地面落實“門前三包”動態管理,與698家商鋪簽訂責任書并建立“一戶一檔”信用檔案,62家店外經營戶入室規范經營。同步實施“藍天保衛”,構建“智能監控+現場巡查”雙重監管體系,運用車牌識別、軌跡追蹤等信息化手段,實現全軌跡閉環監管。
整治前
整治后
如今行走在和平鎮街頭,“柔性治理”理念已滲入每個細節,商鋪玻璃窗上褪去“牛皮癬”廣告,代之以“文明商戶”星級標牌。和平鎮正依托“社區網格+智慧平臺”雙輪驅動,以日日精進的“秩序美學”勾勒現代化城鎮治理新圖景。(西北角·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