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街邊就能辦業務,真的太方便了。”近日,姚女士來到南關警務服務站,在駐站民警的引導下,通過“AI服務站”配備的駕駛員體檢機一體機,不到10分鐘,就完成了駕照換領業務,便捷、高效的服務,讓姚女士連連稱贊。作為蘭州公安深耕基層治理、延伸服務觸角的又一實踐成果,南關警務服務站于今年7月28日正式運行,輻射西關十字、南關十字兩大核心商務區,與東方紅廣場警務站遙相呼應、無縫對接。警務服務站始終以民心為坐標,把平安守護刻在日常,將便民服務落在實處,用看得見的行動、摸得著的溫暖,讓民心站點的招牌在群眾家門口越擦越亮。

值班備勤
走進警務服務站,內部布局為三區五站一室一中心,是集“打、防、管、控、服”職能于一體的新型街面警務作戰單元,秉持“民至如家、警至如家”的理念,構建具有蘭州特色的“田字型”高等級“楓橋式”智慧型警務品牌。
為確保工作指揮高效、協作順暢,南關警務服務站突破傳統單警種模式,抽調特警、交警及三個聯勤派出所民警組成常駐警力,實行“四加一”24小時全天候勤務模式,以快反應急、巡邏防控、接處警情、交通管理四項核心職責為基礎,深度融合便民服務這一拓展職能,實現快速響應、精準處置與主動服務的有機統一;同時,警務服務站通過與市公安局情指中心、聯勤派出所及交警部門深度協作,構建一體化聯勤、專業化分工的現代警務協作模式,嚴格遵循快速反應、一警雙派、依法處置、首接負責原則,進一步推動警務工作前置、警情科學分流、為派出所工作減負,切實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。
南關警務服務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警務服務站不僅是安全堡壘,更是服務窗口。站內“AI服務站”依托先進的業務模型和人工講解,為群眾提供自助查詢、業務辦理、法律咨詢、糾紛調解等服務。同時,休息、飲水、熱飯、急救、充電、失物招領等暖心服務一應俱全,并通過“家事直說站”“聯合巡防站”“工會驛站”,廣泛收集社情民意,持續推動服務方式迭代升級,全力構建公安服務15分鐘便民生活圈,既織密了治安防控網,又架起了警民連心橋。
據了解,南關警務服務站運行以來以打造青年警隊、活力警隊、現代警隊為目標,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社會面巡邏279次,時長超750小時,巡控里程1500余公里,協助接處警2400余起,服務群眾160余次。國慶、中秋雙節期間,警務服務站全警堅守崗位,全力以赴開展各項安保工作,以一域之穩守護大局之安,實現刑事、治安警情“雙下降”和見警率、管事率、滿意度“三提升”。
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南關警務服務站不僅是提升街面見警率、強化服務效能的直觀體現,更是蘭州公安加快推進警務現代化建設、堅持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、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前沿實踐陣地。其正以高效的運作模式與溫情的服務舉措,成為守護城市安寧、服務市民群眾的又一道“黃河楓警”防線。(記者 伊曉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