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商業綜合體的場景煥新,到傳統商超的數實融合,從配送網絡的城鄉貫通,到再生資源回收的綠色循環,“十四五”期間,蘭州全力推動商業創新發展,場景煥新、業態迭代、格局拓展、綠色循環等變革不斷上演,正逐步從傳統商業向多元化、數字化、可持續化的新型商業模式邁進。

十一期間,蘭州中心商場內人頭攢動
日前,商務部、財政部聯合公布《2025年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名單》,蘭州市成功入選全國20個試點城市之一。這一成果不僅是對蘭州創新實踐的肯定,更標志著其在構建聯通內外、貫通城鄉、對接產銷、高效順暢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進程中,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堅實一步。
場景煥新:
從購物空間到體驗目的地
當蘭州中心首店外排起長隊,萬象城新品首發吸引跨省消費者打卡;當風起大漢沉浸式演藝街區內漢服禮儀、雅樂詩賦、市井百態等元素融入文旅場景,非遺手作與西北特色餐飲相映成趣;當商圈里的影城與餐飲、零售聯動,讓看電影變成一場沉浸式消費體驗……如今在我市,新模式、新服務紛紛涌現,激發多領域的創新,為市場提供“傳統產業+新消費”的發展樣本,文旅商聯動融合,不斷打造出消費新場域,推動產業跨界融合,釋放消費新潛力,蘭州市商業領域迎來了新的活力與競爭力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市全力推動商業載體迭代升級,著眼于城市綜合體發展,萬象城、萬達茂、蘭州中心等商業綜合體引入多元業態滿足不同群體需求,提供“吃喝玩樂購游”一站式消費新體驗,打造互動式、體驗式、娛樂式的消費新場景;著眼于商業街區發展,推動中天健、蘭州老街等商業街區向鄰里中心、社區商業中心轉型發展,并植入絲路文化、黃河風情等元素,主題展演與沉浸式場景打卡點,打造出一批讓人“愿意來、留得住、還想逛”的消費新模式。
目前,全市已有大型購物中心、商場45家,經營面積492萬平米,全市自東向西線性布局12個核心商圈,形成以餐飲、娛樂、購物、休閑、商務金融、會議、高檔寫字樓、展覽展示等多種業態并存的商業模式,已成為面向西北地區的重要的商貿中心城市和生活物資保障基地。
業態迭代:
從線下單一到數實融合
“要買羽絨服、鞋子的請認準直播間,點擊下方小黃車就能拍到服飾通用券,買鞋服有優惠。”蘭州國芳百貨的主播一邊熟練地展示產品細節,一邊熱情地與評論區互動,這是國芳百貨直播間日常開播的生動場景,也是蘭州傳統商貿借力直播電商實現“線上突圍”的縮影。當商超理貨員熟練打包線上訂單,當餐飲商家通過直播吸引市民游客,當水果店的生鮮包裹穿梭在街巷——如今的蘭州商貿版圖上,傳統業態正以數字化為筆,勾勒出“老商圈煥新、新業態生長”的生動圖景。從電商融入實體到場景體驗升級,蘭州正加速推動傳統商貿向“數字+體驗”雙輪驅動的新范式轉型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市積極推進電子商務與傳統商貿融合發展,加強電商進商圈、進市場、進企業,引領經營主體向數字化、網絡化轉型發展,鼓勵企業與頭部電商平臺加強合作,培育直播帶貨、社交電商、短視頻電商、新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。其中,國芳百貨、正大優鮮、亞歐商廈等商超依托自建小程序和京東到家等第三方電商平臺,推行“線上下單+線下自提或同城配送”模式,拓展“互聯網+新零售”商業模式。各大商圈、商超、市場在節假日期間,積極組織開展“網上年貨節”“國慶購物節”等系列促銷活動。目前,全市已培育直播電商中心5個,電商新業態重點企業10個,培育線上線下銷售重點商超企業10家。
格局拓展:
從市內循環到城鄉貫通
如今,乘著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東風,蘭州白鳳桃的清甜、牛羊肉的鮮嫩,正與更多“甘味”特色產品一道,跨越山海、走向全國消費者的餐桌。來自蘭州市郵政管理局的數據顯示,2025年上半年,蘭州市快遞業務量達到8609萬件,穩居甘肅省首位。百合、牛羊肉、白鳳桃等特色產品占主導地位,帶動業務收入超億元,為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快遞跑得快,“甘味”飛得遠,背后是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市通過推進城鄉高效配送體系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、縣域商業體系、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等建設,完善了以城市綜合物流中心、公共配送中心、末端配送網點為支撐的城鄉三級物流配送網絡。已建成京東、蘇寧、康順等15個重點物流配送中心、1300個末端共同配送網點。多形式、多渠道、多類型發展縣域物流,促進交通運輸、郵政、商貿、供銷、快遞等資源開放共享,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,“一點多能、一網多用、深度融合”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服務網絡基本建成。同時,以陸港型、商貿服務型、空港型樞紐等物流集聚區為支撐的商貿物流發展格局基本形成,打牢物資快速有序高效集聚分撥堅實基礎。
綠色循環:
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流通新路徑
為了讓資源循環更高效、更環保,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市搭建了以城鄉回收站點為基礎、以龍頭企業為主體,以園區、平臺為線下線上載體的新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,圍繞互聯網+回收融合發展新模式,完善行業管理機制,在提高重點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率的同時降低了回收利用成本。形成了回收站點回收、分揀中心分類、點面結合、覆蓋城鄉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。
這一體系的高效運轉,離不開龍頭引領、集群發展、創新驅動的核心策略支撐。我市通過政策扶持、項目帶動和產業鏈延伸,構建起以國有骨干企業為核心、多元化經營主體協同發展的格局: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主導報廢汽車、廢舊電子產品等品類回收。興盛源產業園建成廢紙再制造、報廢汽車拆解等“城市礦產”項目,形成“收購-加工-利用”閉環。蘇寧、海爾等企業則創新零售+回收、制造+拆解模式,在廢舊家電回收領域成效顯著——80余家蘇寧易購門店及線上平臺實現以舊換新常態化覆蓋,農村家電售后響應時效縮短至48小時。海爾西北區域售后服務中心更輻射甘青寧三省,推動回收與再生深度融合。(記者 鄭麗君)